新闻 中心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集团要闻

园区动态 | 以赛事为笔,绘就机器人产业布局新蓝图

2025-06-12 17:06

6月7-8日,第27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湖北赛区)在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与武汉工程大学流芳校区同期举行。创新中心作为本次赛事的重要分赛场,来自湖北省各大院校300多支队伍、700多名选手在此角逐,创新中心不仅圆满完成了赛事保障任务,更以赛事为笔,为光谷人形机器人产业描绘出未来的无限可能。

竖起旗帜:构建产业创新“硬支点”

6月4日,由湖北省科投集团投资建设的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光谷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式揭牌,代表竖起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旗帜——这里不仅是湖北省首个机器人产业园的核心载体,更是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支点。

在规划建设期,创新中心就计划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校企协同”的模式,逐步建成集研发测试、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其内部配备的仿人机器人实验室、运动控制测试场等专业设施,不仅为赛事中的多个赛项提供了高精度竞技环境,更提前搭建起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转化通道。

“创新中心的定位,从来不止于承办一场比赛。”园区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赛事的‘亮相’,让更多人看到光谷在机器人产业上的全链条布局能力。”

播下种子:以赛事为媒培育“人才森林

作为分赛场,创新中心承办了仿人机器人短跑、点球、Aelos机器人挑战赛等核心竞技项目,选手们在调试算法、优化机械结构的过程中,深度接触机器视觉、运动控制等前沿技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经验。

赛事结束后,创新中心特别组织参赛选手参观园区内的企业研发中心与成果展厅。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们,近距离观摩了光谷华汇、光谷东智等公司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直观感受“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路径。有选手感慨:“这次比赛不仅是一次竞技,更像是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机器人产业的真实模样。”

这种“以赛促学、以观促思”的模式,正是创新中心为培育“复合型人才”埋下的伏笔——通过赛事聚集人才、通过场景吸引人才、通过生态留住人才,逐步构建起“高校培养—赛事筛选—园区孵化”的人才培育闭环。

收获果实:产业集聚效应初显

作为国家首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承载地,光谷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450亿元,聚集了6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形成从关键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赛事的成功举办,更是为这一产业生态注入新动能:一方面,参赛项目中的优秀技术成果可通过创新中心的孵化平台直接对接企业,加速商业化落地;另一方面,赛事吸引的高校团队、技术人才与企业形成“双向奔赴”,双方在赛事场景中精准对接、需求共振。

image.png

赛事是起点,不是终点。创新中心以一场赛事为契机,勾勒出光谷机器人产业“谋篇—布局—成势”的清晰脉络,光谷资产作为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园的运营方,未来也将以创新中心为载体,借力湖北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高校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持续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将创新中心打造成“技术创新策源地”“人才集聚新高地”“产业升级动力源”,为光谷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

科投社区
返回顶部
给我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